吸入性肺脓肿是由于病原体经口、鼻、咽腔吸入致病,是肺脓肿中最常见的类型。
当人体在神志不清如全身麻醉、酒醉、癫痫发作、脑血管意外等或受寒、极度疲劳等情况下,全身免疫力与气道防御清除功能降低,吸入的病原菌可致病。由于鼻窦炎、牙槽脓肿等脓性分泌物被吸入也可致病。吸入性肺脓肿常为单发性,其发病部位与支气管解剖和体位有关。由于右主支气管较陡直,且管径较粗大,吸入物易进入右肺。在仰卧位时,好发于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在坐位时,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在右侧卧位时,则好发于右上叶前段或后段。
吸入性肺脓肿的患者起病可急可慢,早期症状常为肺炎症状,如畏寒、高热,伴有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脓性痰。炎症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气急。约有70% - 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经过数周或数月后,急性症状逐渐消退,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不规则发热等,常呈贫血、消瘦等慢性消耗病态。
对于吸入性肺脓肿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治疗,根据痰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脓液引流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措施,可通过体位引流等方法促进脓液排出。如果肺脓肿病程超过3个月,经内科治疗脓腔不缩小,或脓腔过大5cm 以上估计不易闭合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寒。保持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和鼻腔的疾病,也有助于预防吸入性肺脓肿的发生。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