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骼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骨量的逐渐丢失。
老年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容易患上骨质疏松。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同时肾脏对钙的排泄增加,导致血钙水平降低,进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促使骨钙释放,引起骨量丢失。另一方面,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日照时间不足,导致维生素 D 合成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老年人性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加速骨量的丢失。
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疼痛多为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疼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脊柱变形主要表现为身高缩短、驼背等。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的部位有脊柱、髋部、腕部等。
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首先要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维生素 D 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蛋类等。要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钙剂、维生素 D 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等。
老年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老年人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