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内科常见病有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肾结石、多囊肾等。
1. 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肾脏疾病,可分为急性、急进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免疫反应导致;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迅速,可在短时间内出现少尿或无尿、肾功能急剧恶化;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多样,病情迁延,最终可发展为肾衰竭。
2. 尿路感染:是病原体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女性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病,常见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肾盂肾炎还可伴有发热、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脏的微血管和肾小球,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水肿、肾功能减退,最终导致肾衰竭,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延缓病情发展至关重要。
4. 肾结石:是晶体物质如钙、草酸、尿酸、胱氨酸等在肾脏异常聚积所致,为泌尿系统的常见病。患者可能出现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疼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代谢异常、局部因素、药物相关因素等。
5.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肾脏疾病,双侧肾脏出现多个大小不等囊肿,随着囊肿逐渐增大,会压迫周围肾组织,影响肾功能。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腰痛、血尿、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分为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前者较为常见。
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滥用药物等。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肾脏疾病十分关键。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