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14项能检查出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糖尿病、肝胆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1.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通过检查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来判断。若白细胞增多,常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炎症,如尿道炎、膀胱炎等;细菌数超标也支持感染的诊断。
2. 肾脏疾病:可从尿蛋白、尿潜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反映。尿蛋白阳性可能是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尿潜血阳性可能与肾结石、肾结核等有关;肌酐、尿素氮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等肾脏疾病。
3. 糖尿病:主要看尿糖和尿酮体指标。当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尿糖会呈阳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可呈阳性。
4. 肝胆疾病:胆红素相关指标有提示作用。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如肝炎、胆结石等疾病。
5. 血液系统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可能导致尿液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能出现血尿,通过尿常规中的红细胞指标可辅助诊断。
尿常规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正常饮食,尽量避免大量饮水或服用可能影响结果的药物。留取尿液时应取中段尿,以减少污染。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配合医生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