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综合征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颅脑损伤、脑肿瘤、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积水等。当这些病因导致颅腔内的脑组织、脑脊液或血液量增加,或者颅腔容积减小,就会使颅内压升高。
颅内高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这是颅内高压的典型表现,称为颅内高压三联征。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胀痛或跳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加重。呕吐多呈喷射性,与进食无关。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高压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中央凹消失,视网膜静脉怒张、迂曲,严重时可出现出血。患者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复视、瞳孔变化等症状。
对于颅内高压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一旦确诊为颅内高压综合征,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以降低颅内压,缓解症状,防止脑疝形成。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以减少脑组织中的水分,降低颅内压。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如脑肿瘤、脑积水等,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去除病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头部受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