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母婴传播是指患有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妊娠、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的过程。
乙肝母婴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宫内感染,乙肝病毒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二是产时感染,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被感染。三是产后感染,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等途径,接触到母亲的乳汁或唾液中的乙肝病毒而被感染。
为了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孕妇在怀孕期间应定期进行乙肝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检查。如果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在孕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以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在分娩时,应尽量避免胎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如有必要,可采取剖宫产的方式分娩。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2小时内尽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之后,还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继续接种乙肝疫苗,以确保新生儿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对于乙肝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家长应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定期带孩子进行乙肝两对半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乙肝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饮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