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咳嗽喉咙有痰可能是吞咽功能不完善、环境因素、呼吸道感染、过敏、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等因素导致,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喂养、改善环境、药物治疗等。
1. 吞咽功能不完善:新生儿吞咽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口腔分泌物不能及时吞咽,就会积聚在喉咙产生痰鸣音。通常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平时喂奶后适当竖抱、轻拍背部,促进空气排出,减少反流。
2. 环境因素:室内空气干燥、寒冷或有刺激性气味等,都可能刺激新生儿呼吸道,导致咳嗽有痰。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控制在 22 - 24℃,湿度在 50% - 60%。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在室内吸烟。
3. 呼吸道感染: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呼吸道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可自愈,注意护理;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同时可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4. 过敏: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引发呼吸道过敏反应。要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症状严重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缓解症状。
5.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胎儿期缺钙,导致喉软骨发育不良。一般在 2 岁左右可自行缓解,平时要保证充足奶量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 D 滴剂、碳酸钙颗粒、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
日常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体温等。喂奶时注意姿势,避免呛奶。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出现呼吸急促、发热等,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