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药劲过了疼可通过使用止痛药物、物理方法、心理干预、调整体位、合理饮食等缓解。
1. 使用止痛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是较为常见的缓解疼痛方法。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能有效减轻轻至中度疼痛,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达到止痛效果。对于中重度疼痛,可能会使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但这类药物有一定成瘾性和副作用,需严格把控使用剂量和时间,务必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2. 物理方法:冷敷或热敷是简单有效的物理止痛方式。冷敷一般在术后早期使用,比如术后 24 - 48 小时内,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疼痛部位,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通常在术后 48 小时后进行,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温度以感觉舒适为宜,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
3. 心理干预:疼痛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心理状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患者可通过听舒缓的音乐、与家人朋友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放松身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疼痛的感知。深呼吸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重复几次,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带来的不适。
4. 调整体位:合适的体位能减轻身体某些部位的压力,缓解疼痛。例如腹部手术后,采取半卧位可减轻腹部切口的张力,缓解疼痛;四肢手术后,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患者要根据自身手术部位和医生建议,适时调整舒适的体位。
5. 合理饮食:术后合理的饮食有助于身体恢复,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疼痛。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减轻因伤口恢复不良带来的疼痛。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身体负担,影响恢复。
术后身体较为虚弱,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防止感染。按照医生安排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异常症状,如伤口红肿、发热、渗液等,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