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双源CT主要用于检查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脏肿瘤等。其高分辨率成像和快速扫描特点可清晰显示心脏结构、血管状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帮助临床精准诊断。
1. 冠状动脉疾病:心脏双源CT是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的常用无创检查手段,尤其适用于冠心病筛查和支架术后复查,能明确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或软斑块的分布及对血流的影响。
2. 心肌病变:通过心脏双源CT可观察心肌厚度、密度及运动功能,辅助诊断心肌肥厚、扩张型心肌病或心肌纤维化,还可结合灌注成像评估心肌缺血或梗死范围,为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3. 先天性心脏病:该检查能清晰显示心脏大血管解剖结构异常,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等,尤其对复杂畸形的心脏房室连接、血管走行及分流情况具有三维重建优势。
4. 心脏瓣膜病:心脏双源CT可评估瓣膜形态、钙化程度及开闭功能,辅助诊断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脱垂等疾病,同时测量瓣环尺寸,为介入瓣膜置换术如TAVR提供术前规划数据。
5. 心脏肿瘤:对于罕见的心脏原发肿瘤如黏液瘤或转移瘤,心脏双源CT能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鉴别良恶性特征,辅助制定手术或放疗方案。
接受心脏双源CT检查前需告知医生过敏史、肾功能及是否怀孕,检查后建议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并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若出现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遵循医生指导定期复查,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评估心脏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