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被撞后充血可能是眼部组织挫伤、结膜血管破裂、角膜损伤、虹膜睫状体炎、眼眶骨折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冷敷热敷、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眼部组织挫伤:眼睛受撞击后,眼部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受伤后 48 小时内可进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以收缩血管减少充血;48 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淤血吸收。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膏、活血止痛胶囊、三七片,促进损伤修复。
2. 结膜血管破裂:外力撞击致使结膜表面的小血管破裂,血液积聚在结膜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出血通常在 1 - 2 周内自行吸收。期间可适当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感染,缓解不适,需遵医嘱用药。
3. 角膜损伤:撞击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擦伤或更深层损伤,引发角膜充血。应避免揉眼,防止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妥布霉素眼膏,促进角膜修复,预防感染。
4. 虹膜睫状体炎:眼部遭受撞击后,可能引发虹膜睫状体的炎症反应,出现充血现象。需散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可使用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托品酰胺滴眼液,同时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眼药水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控制炎症。
5. 眼眶骨折:严重撞击可能导致眼眶骨折,骨折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眼部充血。若骨折较轻,可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罗红霉素分散片,遵医嘱用药;若骨折严重影响外观或眼球功能,则需手术治疗。
眼睛被撞充血后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避免过度用眼,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再次受到外力撞击。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