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需要与腰肌劳损、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腰椎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1. 腰肌劳损:
主要因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积累性、机械性、慢性损伤,或急性腰扭伤后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转为慢性病变引起。表现为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般无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神经受压症状。
2. 腰椎管狭窄症:
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腰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所致。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休息后可缓解,继续行走又会出现。
3. 腰椎结核:
多由肺结核经血行传播至腰椎。患者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寒性脓肿、窦道形成等。
4. 腰椎肿瘤: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生长,可出现腰部疼痛、肿块,压迫神经时可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病情进展较快。
5. 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等。早期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晚期可出现脊柱畸形、强直等。
对于出现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详细描述病情,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明确诊断,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