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治疗骨不连的原则包括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确保良好的骨床准备、保证稳定的固定等。
1.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骨不连的诊断需明确,排除其他可能影响愈合的因素,如局部感染未控制、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差等。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植骨手术,才能提高成功率。例如,对于骨折端存在明显硬化、髓腔封闭等情况,且经过一段时间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植骨治疗。
2. 选择合适的植骨材料:植骨材料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骨等。自体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是最理想的植骨材料,如取自患者自身的髂骨等。同种异体骨来源相对广泛,但存在免疫排斥等问题。人工骨则具有可塑形、无免疫反应等优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 确保良好的骨床准备:手术中要清除骨折端的硬化骨、瘢痕组织等,打通髓腔,使植骨材料能够与健康的骨组织充分接触,为骨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软组织和血供。
4. 保证稳定的固定:稳定的固定是骨愈合的关键。可采用钢板、髓内钉等内固定方式,使骨折端保持稳定,避免植骨材料移位,有利于骨的爬行替代和愈合。
植骨治疗骨不连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合理饮食,加强营养,促进骨愈合。按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查,根据愈合情况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