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胳膊骨折可从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畸形、骨擦音或骨擦感等方面确定。
1. 局部疼痛:
宝宝可能会因为胳膊骨折处的疼痛而哭闹不止,尤其是在触碰或移动受伤胳膊时,疼痛会更加明显。较小的宝宝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疼痛的位置和程度,但会通过哭闹、烦躁不安等表现来传达不适。
2. 肿胀:
骨折部位通常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组织液渗出等原因导致的。肿胀的程度可能因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异,一般在受伤后的数小时内逐渐加重。家长可以观察到宝宝胳膊受伤部位比另一侧明显增粗。
3. 活动受限:
宝宝可能不愿意主动活动受伤的胳膊,或者在尝试活动时表现出明显的困难。例如,不能正常地弯曲、伸直胳膊,不能自如地抓取物品等。因为骨折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运动功能。
4. 畸形:
较为严重的骨折可能会导致胳膊出现畸形,如弯曲、扭转等异常形态。这是由于骨折断端发生了移位所致,通过肉眼可以直接观察到胳膊的外形与正常情况不同。
5. 骨擦音或骨擦感:
这是一种相对罕见的表现,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检查。当医生轻轻移动骨折部位时,可能会感觉到骨折断端之间的摩擦感,或者听到骨擦音,这是骨折的特异性体征之一。
宝宝胳膊受伤后,家长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随意搬动受伤部位,防止加重损伤。及时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如X线等,来明确是否骨折,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