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和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休息和制动:钙化性肌腱炎患者需要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通过休息和制动,为肌腱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缓解疼痛和炎症。如肩部钙化性肌腱炎,应避免过度抬举手臂;肘部钙化性肌腱炎,应避免频繁屈伸肘部等。
2.物理治疗: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激光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例如,热敷可以增加局部组织的温度,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如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如使用冰袋进行冷敷;超声波和激光治疗则可以通过物理能量的作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和活血化瘀药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美洛昔康片等,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曲马多缓释片等,可以缓解疼痛症状;活血化瘀药如活血止痛胶囊、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胶囊等,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遵医嘱用药。
4.局部注射治疗:对于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局部注射治疗。常用的注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药。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部位,可以迅速缓解疼痛和炎症。例如,可将地塞米松注射液、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与利多卡因注射液等局部麻醉药混合后进行注射。但局部注射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感染、肌腱断裂等,因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5.手术治疗: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切开清除钙化灶、肌腱松解等。手术治疗可以直接去除病变组织,缓解症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
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运动习惯,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