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大泡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肺泡腔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在肺组织内形成的直径大于 1 厘米的含气囊腔,常见原因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先天性肺泡发育不良、创伤等。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导致肺大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的慢性炎症导致小气道阻塞,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壁破裂融合形成肺大泡。患者可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
2. 肺炎:严重的肺炎可引起肺部炎症和实变,导致肺泡结构受损,进而形成肺大泡。肺炎患者常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表现。
3. 肺结核:肺结核病变可破坏肺泡壁,使肺泡融合形成肺大泡。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咳嗽、咯血等症状。
4. 先天性肺泡发育不良: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原因,由于肺泡发育异常,容易形成肺大泡。此类患者多在幼年时即出现相关症状。
5. 创伤:胸部外伤如肋骨骨折等,可能导致肺泡破裂,形成创伤性肺大泡。患者常有明确的外伤史。
对于肺大泡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肺大泡破裂引起气胸。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治疗肺炎和肺结核等。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肺大泡较大或有破裂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