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中医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1.物理治疗: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减轻关节粘连。如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疗等。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如热毛巾热敷;冷敷可减轻肿胀和疼痛,如冰袋冷敷;超声波治疗能软化瘢痕组织,如使用超声波治疗仪;电疗可缓解肌肉痉挛,如低频电疗仪。
2.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活动度。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和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可提高患者的主动参与度,如进行关节屈伸练习;被动运动可帮助患者活动受限的关节,如由治疗师协助进行关节活动;助力运动则在患者力量不足时提供辅助,如使用弹性带进行训练。
3.中医治疗:发挥中医特色,调理身体机能。如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针灸能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如针刺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推拿可放松肌肉,改善关节活动,如对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按摩;中药熏蒸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缓解疼痛和肿胀,如使用红花、艾叶、透骨草等进行熏蒸。
4.药物治疗:缓解疼痛和炎症,促进关节恢复。遵医嘱用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营养关节软骨;甲钴胺片可营养神经。
5.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关节功能障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松解术,通过松解粘连的组织,恢复关节的活动度。
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有助于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