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风团红肿、瘙痒的斑块,且风团反复发作,病程持续6周以上。患者常感到皮肤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荨麻疹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诱因包括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感染、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等、精神因素等。在治疗方面,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发作频率。治疗方法包括避免诱因、药物治疗等。
一、避免诱因
1.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蛋类、牛奶等。
2.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
3. 注意气候变化,避免冷热刺激。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
2.药物治疗
1. 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主要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症状。
2. 如果抗组胺药效果不佳,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大量应用引起不良反应。
3. 对于病情顽固的患者,还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如环孢素等。
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感染。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摩擦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