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压之褪色可见于多种疾病,如过敏性紫癜、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风疹等。
1.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皮肤紫癜为其主要表现,多位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大小不等,初呈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数日后渐转为暗紫色,最终呈棕褐色而消退。除皮肤紫癜外,还可伴有腹痛、关节痛、血尿等症状。
2.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3~4天后出疹,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出疹时体温更高,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及少量啰音。
3.猩红热:是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后24小时内开始出疹,始于耳后、颈部、上胸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皮疹为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皮疹,压之褪色,伴有痒感,皮疹之间充血发红,可见帕氏线、口周苍白圈等特殊体征。
4.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常见于婴幼儿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红色的斑丘疹,多发生于躯干、颈部及上肢,皮疹间有正常皮肤,压之褪色,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痕迹。
5.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1~2天后出疹,先见于面部,然后迅速蔓延至颈部、躯干和四肢,1天内布满全身,但手掌、足底大都无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3mm,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可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现皮肤出现皮疹,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以免引起感染。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