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主要由于铁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迅速、铁吸收障碍或丢失过多等原因引起。患儿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通过合理的饮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病情。
一、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表现
1. 皮肤黏膜苍白:这是贫血最常见的表现,以口唇、甲床、口腔黏膜及睑结膜等处较为明显。
2. 消化系统症状:患儿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3.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4.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反复感染,患病几率增加。
2.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饮食治疗
1. 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豆类、黑木耳、芝麻酱等,这些食物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
2.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菠菜等。
3. 合理搭配膳食: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避免挑食、偏食,以提高铁的摄入量和吸收率。
对于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家长应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如果贫血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