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后表现有上肢肌肉萎缩、感觉障碍、运动障碍、疼痛、腱反射改变等。
1. 上肢肌肉萎缩: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所支配的肌肉因失去神经的营养支持,会逐渐出现萎缩。一般在损伤数周后开始显现,表现为上肢相应部位肌肉体积变小,外观上可见肌肉轮廓变细,力量也随之减弱,严重影响上肢的正常功能和外观。
2. 感觉障碍:损伤区域的皮肤感觉会出现异常,包括触觉减退、麻木感,对冷热的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感觉异常,如蚁走感、烧灼感等。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感知外界物体的形状、质地,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因感觉不灵敏而受伤。
3. 运动障碍:臂丛神经负责支配上肢多个肌肉的运动,损伤后会导致相应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引起上肢运动受限。例如,肩部外展、内收,肘部屈伸,腕部和手指的活动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时可能无法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如抬手、抓握物品等。
4. 疼痛:损伤部位及上肢相关区域常出现疼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刺痛、灼痛、胀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剧烈,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5. 腱反射改变:臂丛神经损伤可导致其所支配肌肉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正常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检查手法刺激肌腱,会引起相应肌肉的快速收缩反应,但在神经损伤后,这种反射活动会出现异常,这也是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的重要体征之一。
臂丛神经损伤后需及时就医诊断治疗。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损伤部位过度用力或再次受伤。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