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是急性肾盂肾炎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不同之处。
1. 病因:急性肾盂肾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多由尿道上行入膀胱,继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导致肾盂肾盏黏膜及肾实质的化脓性炎症。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
2. 临床表现: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骤,常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以及腰痛、肾区叩击痛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3. 实验室检查:急性肾盂肾炎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尿细菌学检查可发现真性菌尿。急性肾小球肾炎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可有轻、中度蛋白尿,血清补体C3及总补体发病初期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
4. 治疗方法:急性肾盂肾炎主要是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疗程通常为10~14天。急性肾小球肾炎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者可予透析治疗,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急性肾盂肾炎还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都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优质蛋白原则,控制水分摄入。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