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裂的症状有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畸形等。
1. 疼痛:脚踝骨裂发生后,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这种疼痛在受伤瞬间较为剧烈,随后持续存在,在尝试移动脚踝或者触碰受伤部位时,疼痛会进一步加剧,严重影响正常生活与行动。
2. 肿胀:受伤后不久,脚踝部位会迅速出现肿胀现象。因为骨裂导致周围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液渗出,积聚在组织间隙中,使得脚踝的体积增大,外观上明显变粗。
3. 淤血:随着时间推移,受伤部位周围会逐渐出现淤血,表现为皮肤表面呈现青紫色斑块。这是由于皮下出血后,血液中的红细胞分解,血红蛋白释放,进而出现颜色变化。
4. 活动受限:脚踝骨裂后,正常的关节活动会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像往常一样自由地进行屈伸、旋转等动作,强行活动可能会引发更强烈的疼痛,甚至可能导致骨裂情况恶化。
5. 畸形:较为严重的脚踝骨裂可能会使脚踝部位出现畸形,与正常的脚踝形态相比有明显差异,因为骨裂导致骨骼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骨骼位置发生改变。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断治疗。治疗及恢复期间,要尽量减少受伤脚踝的负重,多休息并适当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同时,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康复训练,不可自行盲目加大训练强度,以免影响恢复效果,留下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