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肠炎的症状有腹泻、腹痛、便血、食欲不振、发热等。
1. 腹泻:小儿结肠炎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腹泻,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粪便质地稀薄,可呈水样便、糊状便等,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影响了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不完全,从而引起腹泻症状。
2. 腹痛:患儿常出现腹痛症状,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发作时间不固定,可能在进食后、排便前或无明显诱因下发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会给患儿带来不适。
3. 便血:部分小儿结肠炎患者会出现便血症状,血液可与粪便混合,也可在排便后滴出,便血颜色可鲜红或暗红,因为炎症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破损、出血,从而出现便血表现。
4. 食欲不振:由于肠道不适,小儿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缺乏兴趣,进食量明显减少,长期如此可能影响小儿的营养摄入和正常生长发育。
5. 发热:在炎症的刺激下,小儿身体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低不等,低热较为常见,但严重时也可能出现高热,发热往往提示炎症处于活动期或伴有感染等情况。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保证饮食均衡、易消化。注意腹部保暖,防止着凉加重症状。若发现小儿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