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病常见表现有便血、疼痛、肿物脱出、肛门瘙痒、便秘等。
1. 便血:便血是肛肠病较为常见的症状,可为粪便表面带血、便后滴血,颜色鲜红,多在排便时出现,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少量血丝,重者可呈喷射状出血,长期便血可能导致贫血。
2. 疼痛:不同类型的肛肠病疼痛表现各异,如肛裂在排便时会有刀割样剧痛,便后疼痛可暂时缓解,但随后又会因肛门括约肌痉挛而再次剧痛;肛周脓肿则表现为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3. 肿物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排便时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直肠脱垂也会有肿物从肛门脱出,呈圆柱状或圆锥状。
4. 肛门瘙痒:肛门周围皮肤受到分泌物刺激、炎症等影响,会出现瘙痒症状,患者常不自觉搔抓,严重时可导致皮肤破损、增厚、苔藓样变等。
5. 便秘:一些肛肠病会影响正常排便,导致便秘,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等,患者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排便时间延长。
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运动,保持肛门清洁,定期体检。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