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症状包括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反射异常、智力及语言障碍等。
1. 运动发育迟缓:小儿脑瘫患儿在运动发育方面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如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以及抓握等精细运动的发育时间均延迟,可能到了相应年龄阶段仍无法完成这些动作。
2. 姿势异常:会出现多种异常姿势,如头背屈、角弓反张,站立时足尖着地、剪刀步态,坐位时可能呈现前倾或后倾姿势等,这些异常姿势在不同体位和活动中较为明显。
3. 肌张力异常: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患儿肢体僵硬,活动时阻力大;也有肌张力减低的情况,肢体松软,活动过度。还有部分患儿会出现肌张力不稳定,时高时低。
4. 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反射在特定月龄会消失,但脑瘫患儿可能延迟很久。同时,一些正常的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
5. 智力及语言障碍:部分患儿存在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认知能力较差。语言方面,可能说话较晚,发音不清,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存在问题。
日常生活中,对于小儿脑瘫患儿,要注重康复训练,包括运动、语言、认知等多方面训练,以促进功能恢复。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帮助孩子尽可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