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影像学、腹部超声、头颅影像学、骨骼肌肉影像学等。
1. 胸部影像学:早期可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胸片或胸部CT可见肺部斑片状、条索状阴影,多位于双下肺,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或弧形致密影,提示肺部炎症及渗出改变。
2. 腹部超声:肝脏可能出现肿大,实质回声不均匀,部分可见胆囊壁增厚、毛糙,提示胆囊水肿,还可能伴有少量腹腔积液,表现为肝肾隐窝、盆腔等部位的液性暗区。
3. 头颅影像学:一般无特征性改变,少数病情严重者,头颅CT或MRI可能显示脑实质密度或信号异常,提示脑部可能存在水肿、出血等病变。
4. 骨骼肌肉影像学:通常少见异常,在病情复杂时,MRI可能发现肌肉肿胀、信号改变,提示肌肉损伤。
日常应做好防蚊灭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清理积水容器等,减少登革热传播风险。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检查与治疗,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