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劳损是一种由于长期、反复、持续的轻微损伤积累而导致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这种损伤并非由突发的严重外力冲击造成,而是在日常活动或特定工作环境中,身体某些部位长时间承受超出正常范围的压力、摩擦、牵拉等,逐渐引发的病变。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部和肩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颈部和肩部的慢性劳损;经常使用手腕进行重复性动作,如打字、操作鼠标的人群,手腕部的肌腱、韧带等组织不断受到摩擦和压力,可能引发手腕的慢性劳损。
慢性劳损涉及多个身体部位,包括肌肉、肌腱、韧带、关节等。其症状通常较为隐匿,早期可能只是轻微的疼痛、酸胀或不适感,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会加重,影响正常活动,甚至导致功能受限。
在日常生活中,为预防慢性劳损,应保持正确的姿势,无论是坐姿还是站姿都要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进行适当的活动和休息,让身体各部位得到放松。对于因工作需要长期进行特定动作的人群,可通过调整工作方式、使用辅助工具等减轻身体负担。若出现慢性劳损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