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结石,解除梗阻,控制感染,预防复发。
膀胱结石是指在膀胱内形成的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膀胱结石多由营养不良、低蛋白饮食等因素引起;继发性膀胱结石常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憩室、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
对于较小的膀胱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自行排出。若结石无法自行排出,可采用药物溶石治疗,但该方法适用范围较窄。
手术治疗是膀胱结石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经尿道膀胱镜碎石取石术,适用于大多数膀胱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合并有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等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在治疗过程中,控制感染也非常重要。因为结石的存在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而感染又会加重结石的形成和病情的发展。所以,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来预防和控制感染。
治疗后,为预防膀胱结石复发,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日常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宜在 2000 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同时,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高草酸、高钙食物的过量摄入。还需积极治疗引起膀胱结石的原发疾病,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