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漏尿可能是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盆底肌松弛:多见于经阴道分娩的女性,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撕裂,导致其支撑功能减弱。表现为咳嗽、大笑、喷嚏等增加腹压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可通过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肉3秒后放松,重复进行。也可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利用仪器刺激盆底肌肉收缩。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如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
2. 膀胱过度活动症: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逼尿肌不稳定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部分伴有急迫性尿失禁。治疗上,可遵医嘱服用托特罗定片、索利那新片、米拉贝隆缓释片,抑制逼尿肌收缩,缓解症状。同时配合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
3. 尿路感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尿道、膀胱,引发炎症,炎症刺激可导致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出现漏尿。患者需多饮水、勤排尿,冲刷尿道。遵医嘱服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控制感染,减轻症状。
4. 膀胱结石: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引起膀胱痉挛,导致排尿困难、血尿及漏尿。较小结石可通过多饮水、多运动促进排出。较大结石需手术治疗,如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取石术等。
5. 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常见于脊髓损伤、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同时可采用间歇性导尿等方法帮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加巴喷丁胶囊营养神经。
女人出现漏尿情况,日常要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遵医嘱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