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通常可能会发烧,但也有部分肝病患者不会出现发烧症状。当肝脏发生病变时,炎症反应、免疫激活等多种因素可能引发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进而导致发烧。不过,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肝病,发烧情况存在差异。
一些急性肝病,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由于病毒感染引发身体免疫反应,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一般在 37.5℃ - 38.5℃左右,部分患者还伴有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表现。因为病毒入侵后,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炎性介质,影响了体温调节。
慢性肝病在病情相对稳定时,通常较少发烧。但如果病情进展、出现并发症,像肝硬化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细菌感染会导致炎症扩散,此时就容易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8℃以上,还可能伴有腹痛、腹胀、腹水增多等症状。
另外,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肝脏,也可能出现低热情况,同时可能有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肝外表现。
对于肝病患者,日常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加重肝脏负担。饮食上,遵循清淡、均衡原则,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肝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