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得了帕金森病可从症状表现、相关检查等方面入手,如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量表评估等。
1. 运动症状:帕金森病典型运动症状为静止性震颤,即肢体在放松静止时出现不自主震颤,如手部搓丸样动作;肌强直,表现为肌肉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加;运动迟缓,动作启动困难、缓慢,如起身、翻身等动作缓慢;姿势平衡障碍,站立或行走时身体稳定性差,易跌倒。
2. 非运动症状:常出现嗅觉减退,对气味的感知能力下降;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多梦、睡眠中大喊大叫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便秘、尿频、多汗等;精神症状,可能出现抑郁、焦虑、幻觉、认知障碍等。
3. 影像学检查:通过脑部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可排除其他脑部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对帕金森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一定帮助。
4. 实验室检查:一般血液、尿液等常规检查无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可用于排除其他疾病。基因检测对某些遗传性帕金森病有诊断价值。
5. 量表评估:医生会使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等对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量化评估,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
若怀疑患有帕金森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维持身体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同时,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