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可通过足部皮肤状况、感觉功能、血管状态、既往病史、神经病变检测等判断是否存在糖尿病足的风险。
1. 足部皮肤状况:观察足部皮肤有无干裂、水疱、溃疡、胼胝等异常。干裂可能使皮肤屏障受损,增加感染风险;水疱若处理不当易引发破溃感染;溃疡是糖尿病足的典型表现之一,需高度重视;胼胝长期存在可能因压力不均导致局部皮肤损伤。
2. 感觉功能:留意足部是否有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异常感觉。若出现这些情况,说明神经可能已受损,患者对足部受到的压力、温度变化等感知不灵敏,易因受伤而不自知,进而发展为糖尿病足。
3. 血管状态:查看足部皮肤颜色是否正常,有无发凉、发紫等情况,同时可触摸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血管病变会影响足部血液供应,导致组织营养缺乏,伤口难以愈合,增加糖尿病足发生几率。
4. 既往病史:了解是否有过足部溃疡、感染等病史。有过此类经历的患者,再次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更高,因为足部组织已受到过损伤,防御能力下降。
5. 神经病变检测:通过专业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手段,评估神经功能。早期发现神经病变,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足风险。
糖尿病病人日常要注意足部护理,保持清洁、选择合适鞋袜,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定期进行足部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降低糖尿病足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