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糜烂的表现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反酸、呕血等。
1. 吞咽疼痛:食管糜烂时,食物经过受损的食管黏膜,会刺激创面引发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刺痛或灼痛,尤其在吞咽粗糙、过热或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往往会加剧,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
2. 吞咽困难:随着食管糜烂程度加重,食管黏膜出现肿胀、破损,导致食管管腔相对狭窄,食物通过时受阻,患者会感觉吞咽食物不顺畅,严重时甚至固体食物难以咽下,只能进食流食或半流食。
3. 胸骨后疼痛:食管位于胸骨后,糜烂部位受刺激后,会产生胸骨后疼痛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闷痛、胀痛或尖锐疼痛,有时还可能放射至背部、肩部等部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休息。
4. 反酸:食管糜烂常与胃酸反流有关,胃酸分泌过多且反流至食管,刺激糜烂面,患者会感到胃部有酸性液体上涌至食管,伴有烧心感,尤其在平卧或弯腰时症状可能更明显。
5. 呕血:当食管糜烂严重,损伤到食管壁的血管时,会引发出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呕血症状,呕出的血液颜色可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这是较为严重的情况,需及时就医治疗。
食管糜烂患者日常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过烫、粗糙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食管黏膜损伤。同时要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积极治疗,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