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天的宝宝总是拉肚子,可能是喂养不当、腹部着凉、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喂养方式、做好腹部保暖、抗感染、更换特殊奶粉等。
1. 喂养不当:15 天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若喂养次数过于频繁、喂养量过多,超出宝宝胃肠道的消化能力,就容易引起拉肚子。此时需合理调整喂养量和喂养频率,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给宝宝的胃肠道足够时间适应和消化食物。
2. 腹部着凉:宝宝的腹部若保暖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在睡眠过程中,腹部暴露在外,很容易导致着凉,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从而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要注意给宝宝做好腹部保暖工作,可使用肚兜或穿有肚围的衣服,睡觉时也可在腹部覆盖薄被。
3. 肠道感染:宝宝的肠道免疫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引发肠道感染,进而出现拉肚子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一般具有自限性,主要是对症治疗,如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4. 乳糖不耐受:部分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完全消化母乳或奶粉中的乳糖,导致乳糖在肠道内发酵,引起拉肚子。对于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为无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进行喂养。
5.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免疫系统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异常免疫反应,也会出现拉肚子症状,还可能伴有皮疹、呕吐等表现。确诊后,通常需要更换为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进行喂养。
日常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等情况。若拉肚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精神萎靡等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