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半宝宝流鼻涕可能是冷空气刺激、过敏、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鼻息肉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日常护理、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鼻腔冲洗等。
1. 冷空气刺激:宝宝鼻腔黏膜比较娇嫩,在受到冷空气刺激后,鼻黏膜会分泌较多的黏液以保护鼻腔,从而出现流鼻涕症状。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给宝宝适当增添衣物,避免再次受冷空气侵袭,随着身体对温度适应,流鼻涕症状会逐渐缓解。
2. 过敏: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宝宝鼻腔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流鼻涕。要及时让宝宝远离过敏原,症状较轻时可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轻鼻黏膜的过敏反应;若症状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
3. 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流鼻涕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般一周左右可自愈,期间要让宝宝多休息、多饮水。若流鼻涕影响呼吸,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吸出。
4. 鼻窦炎:鼻窦发生炎症,会导致分泌物增多,出现流鼻涕症状,且鼻涕多为脓性。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鼻腔冲洗,促进分泌物排出,改善鼻窦通气引流。
5. 鼻息肉:鼻息肉会堵塞鼻腔,导致分泌物排出不畅,引起流鼻涕。较小的鼻息肉可先采取药物治疗,如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息肉炎症;若鼻息肉较大,严重影响呼吸,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宝宝的护理,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尽量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降低感染风险。若宝宝流鼻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