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后通常不容易出汗。
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身体散热困难,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的。正常情况下,身体通过出汗来散热,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从而维持体温稳定。但中暑时,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汗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汗液分泌减少甚至停止,所以一般不容易出汗。
当中暑情况较轻时,可能还会有少量出汗现象,不过相较于正常状态,出汗量明显减少。而一旦发展到重度中暑,比如热射病阶段,身体往往处于无汗状态。此时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甚至更高,若不及时处理,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高温天气要做好预防中暑措施。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如需外出要做好防护,如戴遮阳帽、涂防晒霜等。室内要注意通风降温,可适当使用空调、风扇等设备。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多喝一些淡盐水、绿豆汤等,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降低中暑风险。若出现中暑症状,应尽快转移到阴凉通风处,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