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睡眠不太好 易醒 多梦 白天发困 血糖忽高忽低 胃酸太多 胃气上行 气多 肾亏阳痿
2001年7月 三多一少症状显著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目前用短效中型胰岛素治疗 早15单位午12 晚13 仍不稳定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得到医生的治疗帮助
病情分析:
你好,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
指导意见:
一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被破坏达80%以上,病人出现糖尿病症状.导致胰岛b细胞大量破坏的原因可能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特异性自身免疫反应选择性破坏胰岛b细胞.因为胰岛b细胞绝大部分被破坏,任何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因素都不能促使b细胞合成与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绝对缺乏,易发生酮症,必需使用胰岛素治疗.
生活护理:
你使用的剂量可能不够,最好去内分泌科调一下.
您好:您的血糖控制不佳,病情没有得到控制,考虑治疗不正规.胰岛素治疗要根据您的的个体情况来定,首先要了解患者的血糖水平,胰岛功能,胰岛素抗体,有无并发症等情况,才能制定出具体的胰岛素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治疗要从5方面着手,就是药物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糖尿病教育,血糖的监测,有一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治疗,建议要到糖尿病专科医院正规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您好,糖尿病常识想必您已经非常了解,久病成医.
指导意见:
1.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需要调整血糖,先考虑自己在饮食,运动方面做得好不好,如果已经比较注意了,则血糖还高,就要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加量要谨慎,有时有个临介点,多一个单位会出现低血糖,因此一般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有检测的条件下调整,所需时间比自己调整会少一点,而且安全.
2,一般如果餐后血糖控制好,但空腹血糖控制不理想,有三种医学上的情况,要看看空腹血糖高的原因,一种是夜间血糖一直都高,还有是夜间不高,早上才忽然高起来,再有就是晚上出现低血糖,早上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因此如果空腹血糖高,最好在医院可以查查夜晚的几段血糖(晚上12点和3点)是怎么变化,才可以调整用量.
3,此外,还建议您如果餐后血糖控制不好,在进餐后半小时以后,可以做一些舒缓的活动,如散步,做操,可以比较好的控制餐后血糖.
4,还有,可以咨询一下医生,现在有一种胰岛素增敏剂,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试着加用一点,效果比较好.
生活护理:
不要发愁,血糖暂时还不太理想,慢慢从各方面调整一下就好了呗.研究,要研究,饮食,运动,胰岛素量,有规律的,慢慢来.
以上是对“一型糖尿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1型糖尿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良或免疫应激引发的糖尿病.原来分型中Ⅰ型糖尿病大都是1型糖尿病,但那是从治疗上分型的,而不是从病理上.Ⅰ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又叫青年发病型糖尿病,这是因为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是依赖胰岛素治疗的,也就是说病友从发病开始就需使用胰岛素治疗,并且终身使用.原因在于1型糖尿病病友体内胰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功能障碍而不是细胞结构损坏,是不分泌胰岛素.在体内胰岛素绝对缺乏的情况下,就会引起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出现糖尿病.
指导意见:
1型糖尿病的治疗
1型糖尿病的治疗必须是系统综合性的,包括合理应用药物治疗,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血糖监测和加强宣教.
⑴,药物治疗方法:
治疗1型糖尿病只靠胰岛素治疗是不可以使病情逆转的,对于1型糖尿病目前效果最好的疗法是通过口服生物活性药物和在电磁场作用下向体内导入修复胰岛素抵抗基因的中药活性物质的方法,将胰岛激活素,胰岛细胞调节因子,胰酶激活因子,植物活性蛋白因子等导入糖尿病病人体内,起到既能阻断胰岛素抵抗,激活与修复胰岛素抵抗(变异)基因,降低其易感性;又能增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胰岛素功能,消除胰岛素抵抗的一种多靶点治疗方法.
⑵,饮食治疗:
1型糖尿病的饮食治疗是为了使血糖控制达到要求的范围,同时应考虑个人的口味和嗜好,而且必须与胰岛素治疗同步进行.
①,热量的需要:儿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需要应满足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要,体重过重则应限制热量的摄入.
②,糖类:每日糖类的摄入应个体化,应限制精制糖的摄入.
③,纤维素: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但过多高纤维素饮食易致腹胀不适,影响矿物质的吸收.
④,蛋日质:蛋白质可影响肾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摄入高蛋白可使肾功能降低,推荐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0%.
⑤,脂肪:儿童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脂肪量可占总量的30%~35%.不推荐一定要吃鱼油,但可每周吃1~2条鱼.
⑶,运动治疗:
体力活动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糖尿病患者应每天运动l小时,如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跳舞等,但应避免爬高和潜水,因发生低血糖时有危险.
(4)干细胞技术
目前,相关报道很多.但都是针对早期1型糖尿病有效.早期1型糖尿病本身存在蜜月期的问题,也存在应激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血糖升高问题.因此,如果对久病患者无效,干细胞技术仍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5)中医技术
近年来中医技术治疗1型糖尿病的报道也很多.也有10年病史1型糖尿病的相关报道.但是,因为患者数量不多,而且中医大夫之间技术区别很大,不同的医生方法可能解然不同.尤其是国家的中医机构没有可以治疗的医生.所以,中医治疗1型糖尿病也不公允.
总之,糖尿病不仅是常见病,而且是难以治愈性疾病,糖尿病人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生活要有规律,戒烟,不酗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
生活护理:
1型糖尿病预防
到目前为止,对于1型糖尿病发病还是无能为力.然而采取以下方法将有助于降低儿童患1型糖尿病的风险.在白种人中,婴儿时期牛奶喂养的孩子比母乳喂养的孩子得糖尿病的机会高得多.[1]因此,一些医生建议:如果父母或兄弟姐妹是糖尿病的孩子最好母乳喂养.
一,预防1型糖尿病
关于1型糖尿病的预防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中,研究者们正在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研制防止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胰岛β细胞的疫苗
这一方法已在动物实验中证明有效,但还未进行临床实验.
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在患病前进行注射或口服胰岛素干预
这一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有效,目前已经启动了1型糖尿病预防临床实验计划.
这些预防糖尿病的方法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然而,毕竟给高危患病的孩子们带来希望,不必终生控制饮食和打胰岛素.
二,预防1型糖尿病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也要注意预防并发症,方法如下:
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保持体重在一定范围,经常锻炼(每天适度锻炼30分钟左右),多喝水少吃盐等.
保护皮肤
注意保护皮肤,及时处理溃疡和创伤,以防发生严重的感染.
每天刷牙并使用牙线
定期去检查口腔,以防发生牙龈疾病.
每天洗脚并注意检查
对于小伤口,溃疡或起水泡都要认真对待,以防日后发生严重后果.另外,剪脚趾甲时要注意,别剪破周围皮肤.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视力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每年都应该去医院检查眼睛,医生会告诉你关于糖尿病是否对眼睛产生了损害.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青春期过后5年就该开始每年一次的眼科检查.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部分视力缺失的话,千万不要大意,应与眼科医生更好的交流,增加检查次数,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采取早期治疗,防止失明.
定期检查肾功
糖尿病患者每年都要进行尿常规检查以及血肌酐水平的检查,以便确定肾功情况.另外,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测血压,因为血压控制的好,就能延缓肾脏疾病发展进程,理想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如果糖尿病人总是腿或脚肿,这时一定要要注意去看病,很可能是合并肾脏疾病的征兆.
定期查血压,血脂
糖尿病很容易合并心脏病,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经常血压,血脂,还要查心电图.
注意感觉异常情况
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双手或双脚麻木,刺痛或有烧灼样感觉时,务必及时就医,这很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征兆.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