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受伤后早期应冷敷,后期可热敷。
受伤后局部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早期冷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出血和肿胀,同时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起到止痛的作用。冷敷一般用冰袋或冷毛巾,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可进行 3 - 4 次。随着受伤时间的推移,当肿胀开始消退,疼痛减轻时,可改为热敷。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淤血的吸收和组织修复,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热敷可以用热水袋、热毛巾等,温度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
受伤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严重的外伤或骨折等情况,不能随意进行冷敷或热敷,应立即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嘱咐。对于一些慢性劳损性疾病,如关节炎等,热敷可能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时间。在进行冷敷或热敷时,要注意避免局部冻伤或烫伤,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并就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