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治疗中监测肝功能可从症状表现、血液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方式调整几方面着手。
1. 症状表现:留意是否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发黄;观察有无肝区疼痛,疼痛程度、性质及发作频率;关注是否存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些可能提示肝功能异常。
2. 血液检查指标:定期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其数值升高常反映肝细胞受损;胆红素水平,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可判断黄疸类型及肝脏代谢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凝血指标,能反映肝脏凝血因子合成功能。
3. 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肝脏超声检查,查看肝脏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判断有无肝脏肿大、肝实质病变等;必要时进行CT或MRI检查,更清晰地观察肝脏内部结构,辅助诊断肝脏病变。
4. 治疗方式调整:若肝功能指标异常,需调整用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根据肝功能受损程度,调整支持治疗方案,如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在登革热治疗期间监测肝功能过程中,患者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及时反馈身体症状变化,以便医生准确掌握肝功能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