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 3.9mmol/L 时,通常会被认为是低血糖。
人体的血糖需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以保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正常运转。血糖就如同身体这部精密机器的燃料,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身体的能量供应不足,就会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大脑对血糖的变化尤为敏感,因为它几乎完全依赖血糖来提供能量。一旦血糖降低,大脑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异常反应。
低血糖发生时,身体会出现多种症状。常见的有出汗、手抖、心慌、饥饿感强烈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这是身体在血糖降低时,为了升高血糖而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症状,甚至会昏迷、抽搐。如果低血糖状态持续时间较长,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会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规律饮食是关键,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节食或长时间空腹。运动时也要合理安排,避免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可适当补充一些碳水化合物。糖尿病患者更要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旦出现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食用含糖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快速提升血糖。若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