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碎石第二次治疗的时间间隔一般在 1 周 - 3 周。
体外碎石是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使结石裂解,直至粉碎成细砂,随尿液排出体外。但人体对冲击波能量有一定的承受限度,短时间内多次进行体外碎石,可能会对肾脏及周围组织造成过度损伤,影响其正常功能。所以需要给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
具体间隔时间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结石较小、质地相对疏松,在首次碎石后排出情况较好,对身体造成的损伤也较小,间隔 1 周左右进行第二次碎石,身体通常能够承受,也有利于及时将剩余结石击碎排出。若结石较大、质地坚硬,首次碎石后身体反应较为明显,如出现血尿、局部疼痛等症状,或者肾脏组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为了确保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就需要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一般 3 周左右比较合适。
在等待第二次体外碎石的期间,要注意多喝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 2000 - 3000 毫升左右,多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促进结石碎片排出。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加重身体负担。饮食上,减少高钙、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豆腐等。最重要的是严格按照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和后续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碎石效果,保障身体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