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最早期的症状,见于95%以上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典型症状有腰痛,并伴有下肢的放射痛.不同患者以及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各种症状可并存,或以其一为主要症状.
一)疼痛
痛的性质为麻痛,刺痛,胀痛.疼痛可因增加腹腔内压力的动作,诸如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而加重.其原因可能是上述动作增加了静脉,甚至脑脊液的压力,导致椎管内压力增大,从而加重对神经根的压迫所致;步行过久或站立也可加重症状.神经痛可以逐渐发生,也可突然发生.有时神经痛出现后腰痛的症状反而减轻,这是因为,膨出的纤维环对硬膜和后纵韧带的压迫降低的缘故.神经根受压后即可产生下肢放射痛的症状.有时下肢放射痛症状重时也会掩盖腰痛的症状.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疼痛的性质和程度也有明显的不同.在椎间盘膨出的阶段,常常表现为慢性腰痛,在某些姿势偶有下肢的放射痛,但是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椎间盘突出的阶段,常常表现为腰痛和下肢放射痛并存,往往是下肢放射痛重于腰痛,下肢症状在充分休息,如卧床后可以得到明显缓解在椎间盘脱出的阶段,常常是下肢放射痛明显重于腰痛,此类患者往往就诊时行走困难,多为被背或抬入院,自述为抬重物(青壮年多见)或者一个很轻巧的动作(如弯腰抬物等,这种情况中老年人多见之后症状突然加重,任何姿势也无法使腿痛的症状明显缓解.了解了这种病情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判断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类型.
二)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往往腰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可以是一个方向的动作受限,也可以是多个方向.前屈时髓核向后移位,加重对神经或硬膜的压迫,疼痛加剧.同样,腰椎左右活动时,髓核也会随之向左右活动,增加或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
为缓解疼痛,患者通常会保持相应的体位,以减轻对神经根的受压,表现为脊柱反应性侧弯.
三)步态
症状较重的患者会出现跛行.因患肢疼痛不敢用力持重,表现为患肢负重时间短,健肢着地时间长.行走时,由于坐骨神经被拉紧,患肢步幅小,故跛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压迫神经根或整个马尾神经时,患者往往开始走动时无腰痛及腿痛的症状,而在步行一段距离后,才逐渐开始出现.经过短暂休息又可再行,这称作“间歇性跛行”.距离的长短与患者的病情有直接的关系.行走距离越短,说明神经根压迫越重.
神经受压又可有不同的感觉障碍表现,如麻木,疼痛,感觉过敏,感觉障碍及感觉减退等,这与压迫的轻重,以及压迫的时间有关.轻度压迫的早期,神经支配区域可表现为感觉过敏,压迫程度重或时间过久,可表现为感觉减退.感觉障碍,肌力改变等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对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定位诊断有显著的定位意义.不同的神经根对皮肤及肌肉的支配有特定的规律,根据感觉和运动障碍的区域即可定位神经根受压的部位.不同神经根受压时,感觉及运动变化的区域如下:腰椎间盘突出,压迫腰.神经根,会出现大腿前侧以及小腿前内侧变化.股四头肌力量减弱,同时髌腱反射减弱.腰椎问盘突出压迫腰s神经根,感觉变化在小腿外侧,足背部及足趾背侧.运动功能方面,踝关节背伸力,五个足趾尤其是趾背伸肌力减弱明显.膝,跟腱反射可无改变.腰s/骶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感觉障碍区域在小腿后面,足底部.肌力改变,主要是踝关节,以及5个足趾跖屈力量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受累的肌肉均可有一定程度的萎缩,表现为肢体周径的减小.以上情况指突出的类型为中央型或者旁侧型,如果为极外侧型,突出的髓核压迫的神经根为椎间隙上位椎体所对应的脊神经根,比如,腰椎间盘极外侧型突出,压迫腰神经根并引起相应的感觉运动障碍,这一点应该引起注意.
牵引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减压措施,通过物理形式拉申脊椎,达到减压目的.但有时则会将已形成粘连的组织强行拉开,造成更大的肌体损伤.所以不建议盲目使用,而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切除软骨板或清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实行减压.其方法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解除痛苦,拍片后脊椎无异常.但实际并没有解决纤维组织无力的根本问题.根据患者具体纤维组织退化程度而定,一段时间后,突出症状即会复发.也因此也才造成了长期以来患者对手术治疗所反应的复发率高的评价,在中医看来,中医理论在于以恢复纤维组织弹性为治疗基础,彻底恢复患者机体机能为目的.而非单纯解决暂时的疼痛问题.内服药物通常作用比较缓慢,因内服需通过肝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患处.药物作用已大量衰减.而大量临床证明,使用外敷方法,通过皮肤毛孔渗透而直达病灶,可以把药效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那么用外敷中药的方法恢复机能,软化占位组织,促进局部循环机能及恢复局部受阻的代谢机能.使占位组织得以吸收和排泄.是可以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所以,我建议还是采取中医的外敷治疗为主要方法.配合一些日常的恢复性锻炼.效果是非常理想的.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