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你说的可以考虑是他外耳长了疖肿(医学叫外耳道疖肿)这样的情况是很疼痛的.你尽量不要去戳摸它.可以热敷,当然用消炎药是必要的(不管是口服还是注射包括输液)
你好!是耳疖.根据疖肿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疖肿初期,皮肤局部呈现红,肿,热,痛,根部浅,触之为一硬结.可于病为处消毒,用火针从疖肿顶部直刺一针,深达根部.若范围较大者,可在疖体左右或自疖顶向中央斜刺两针,速入即出,令出血.此期不拔罐.脓成未溃期,为拔罐适应期.病变皮肤呈紫色,疖肿触之有波动感.可于常规消毒后,将火针烧成红亮,从疖体或顶端快速刺入脓腔,立即出针,然后将小型抽吸罐(即去底之青链霉素瓶)置于针孔,用注射器抽气吸拔,每次留罐3~5分钟.去罐后,勿按压针孔,让残余脓血继续外流.再用消毒纱巾包敷,以防感染.
1.主方防风通圣散(刘完素《宣明论方》)加减处方:防风,荆芥,桔梗各9克,连翘,金银花各15克,白术,白芍,当归,栀子,黄芩各12克,滑石,鱼腥草各30克,麻黄,川芎各6克,薄荷6克(后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秘结者,去当归,白术,加大黄12克(后下),芒硝12克(冲).久病体弱者,加生黄芪,党参各25克,并适当减少苦寒之品.如原患有消渴病等,应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辨证施治.
2.中成药 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疖的外治法
初起用双柏散,金黄散或四黄散,水调或水蜜调,外敷;也可用新鲜草药,如紫花地丁,蒲公英,马齿苋,犁头草,芙蓉叶,忍冬叶等,选1—2种捣烂外敷;或用千锤膏外贴. 成脓后宜切开排脓,或用千锤膏外贴提脓. 溃后用生肌膏外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