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玉米成熟的须泡水喝有辅助作用吗谢谢,本人前天查体 血脂2.3 血压80/150 血糖6.26
没有辅助治疗作用,你的高血压和高血糖目前还不需要服用药物,
高血脂确诊后,应首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之控制.应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效果不理想才佐以药物治疗.继发性者(如糖尿病,甲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一,饮食,运动治疗: 目的是降低血浆胆固醇,保持均衡营养.运动和降低体重除有利于降低胆固醇外,还可使甘油三酯和高血压降低,增加HDL胆固醇. 二,药物治疗: 经饮食及体育锻炼治疗后,如仍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用药物治疗:①无其他危险因子,LDL胆固醇≥4.9mmol/L(190mg/dl);②有2个危险因子(例如吸烟,高血压,HDL胆固醇低,早年发生冠心病家族史等),LDL胆固醇≥4.1mmol/L(160mg/dl);③甘油三酯≥5.5mmol/L(500mg/dl).35岁以下男性或绝经期前妇女,如无其他危险因子,可暂缓药物治疗.降脂药物主要有: (一)胆酸结合树脂 如考来烯胺,每次口服4~5g,3次/d,考来替泊,每次4~5g,3次/.用药期间宜定期作血常规,肝功能和血电解质检查. 二)烟酸类用于治疗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同时存在者,开始0.1g,3次/,以后根据血脂变化和耐受程度,增加至1~2g,3次/d,有皮肤潮红,瘙痒,胃部不适,消化不良,血糖升高,血尿酸升高,消化性溃疡等副作用,长期应用要注意检查肝功能.阿西莫司,每晚睡前服250~500mg,如病情需要可在早餐时加服250mg. (三)苯氧芳酸类,氯贝特,每次口服0.5g,3次/d.祝身体健康.
玉米成熟的须泡水喝,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您的血糖6.26,还不能确诊糖尿病.
餐前空腹血糖正常是3.9--6.1.连续三次超过7.0可确诊为糖尿病.正常情况下餐后的血糖不能超过11.1,餐后2小时血糖应小于7.8mmol/L
您的情况建议复查
***&&&要定期进行检查.三分治七分养,要做到:l.血压保持稳定;高压140以下,低压90以下.2.血糖,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3.积极治疗心脏病;4.戒烟,戒酒;5.合理安排工作,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6.适当锻炼,慢跑,打太极拳等.
朋友你好
①利尿作用 :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 :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 :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玉米须具体用法:
1.利尿:常用于治疗肾炎浮肿,每天用50~100克,水煎服.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可用玉米须,配西瓜子,赤小豆,水煎服.
2.利胆:治疗胆囊炎,脂肪肝,糖尿病.常与茵陈,栀子配合应用.玉米须,郁金各50克,水煎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糖含量.
3.止血:玉米须,根,叶可治疗吐血,衄血和尿血.尿血时,玉米须配荠菜花,白茅根各30克,水煎服.
4.降压:常用玉米须与野菊花,决明子泡茶,可改善高血压症状.
以上是对“玉米成熟的须泡水喝有辅助作用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玉米须,甘平,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玉米须对人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氯化物排出量,其利尿作用是肾外性的,所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都有一定的疗效,它虽然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但作用不是太强.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所以有较弱的降压作用.玉米须能促进胆汁排泄,所以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没有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或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和退黄的茵陈配合,还可以治疗肝炎导致的黄疸.消暑减肥:用玉米须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消暑清热,常饮有减肥作用.心血管疾病:取玉米须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常饮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另外,玉米须还有开胃作用,用它煮水熬米粥治疗手术后,化疗后和重病后食欲不振的病人,效果很好.玉米须通常用法是煎汤后服,内服常用量是每天50~100克.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