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在无并发症者中第一年的病死率约为7%-10%,但在有并发症者中,特别是有心力衰竭患者中可高达30%-50%.
心肌梗塞的后果如此严重,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降低血压,降低血脂,戒烟限酒,控制糖尿病等都很重要.下面主要谈谈除一级预防之外的预防措施:对于一切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在病情基本稳定后,都应该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了解血管病变的性质,程度,血管受累的支数及心功能,根据病变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预防再梗塞,心律失常,猝死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若经济条件及其他条件不允许做上述检查时,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药物治疗,即使接受上述检查的患者也必须接受以下的药物治疗:
ß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高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对于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服用此类药物,持续两年.
预防心肌梗塞:
1,安排合理膳食,以降低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体重超重者要限制总热量.
2,吸烟者戒烟,吸烟不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也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再梗死的危险因素.
3,适当的体力活动和锻炼.可采取步行,体操,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方法以增强体质.
5.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应予以适当的控制.
6.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不公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中,而且在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或猝死中都起着重要作用.阿斯匹林是廉价易得的抗血小板制剂,副作用低,便于长期应用.
7.应用β-受体阻滞剂.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死后再梗死的发生率,猝死发一率,心脏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常用β受体阻滞剂有心得安,氨酰心安,美多心安等.
8.急性心肌梗死恢复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药,门诊随访,观察病情,调整用药.如又再现心绞痛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防止再梗.
平稳控制血压应使用长效,受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在5大类降压药物中,CCB的降压作用较强,使用较方便,受盐摄入量等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较小,上述CCB的优势可能是该类药物在我国得以普遍应用的重要原因.
作用时间较短,快速起效的CCB在短时间内快速降低血压时,会导致严重的反射性交感神经激活,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从而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风险(图1).医学界对长效CCB的不断探寻贯穿了近半个世纪,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尼索地平,地尔硫 和维拉帕米等本身为短效制剂,但缓释或控释等制剂技术将上述药物进行了改造,实现了不同程度的长效作用,而氨氯地平,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等则因其半衰期长而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子长效.
特别是分子长效的CCB氨氯地平在各种类型的患者中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在ALLHAT研究(随机双盲)中,对于基线有或无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具有与ACEI赖诺普利相似的预防心肌梗死作用.在氨氯地平加用ACEI培哚普利的ASCOT研究(随机双盲)和合用ACEI贝那普利的ACCOMPLISH研究(随机双盲)中,氨氯地平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显著优于β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上述研究结果可能与分子长效的氨氯地平和缓起效,平稳控制血压有密切关系.
以上是对“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肌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