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中医科 → 脾阴寒太盛脾阳如何补。

脾阴寒太盛脾阳如何补。

男 | 65岁 2009-11-06 14:53:30 4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溏便
发病时间:好几年了
化验检查结果: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可能是凉药吃多了.
男.65岁.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开个方子

医生回复区

张桃
张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屈光不正,白内障,青光眼,弱视,玻璃体混浊,糖尿病 帮助网友:4788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6 16:00:21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机理分析】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指导意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生活护理:
      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理中汤
      

王沁
王沁 重庆爱尔眼科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斜视,屈光不正等眼科常见疾 帮助网友:4861称赞:1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6 16:00:47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过食寒凉类药物损伤脾阳,导致便溏,腹胀等情况
      指导意见:
      干姜12 黄芪30g 甘草10g 茯苓15g 白术12g 山楂9g 日一剂 早晚各一次 水煎服
      生活护理:
      平时注意不要贪凉饮冷.可以多服用红薯等健脾之类的食物.
      

周超
周超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近视,弱视,斜视,麦粒肿,结膜炎等常见眼科疾病。 帮助网友:31742称赞:2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6 16:11:4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你好 一般脾阴寒太盛脾阳的人群应该多吃一下的食物.
      指导意见:
       脾阴寒太盛脾阳饮食上应该注意宜吃有补脾益气作用的食品,宜吃性甘平或甘温的食物,宜吃稀软易消化的温热食品.如:粳米,番薯,牛肚,鲫鱼,大枣,党参等
      生活护理:
      忌吃生冷瓜果蔬菜,生属寒凉之物,忌吃滋腻厚味,坚硬难化之物,忌吃辛辣耗气,破气伤胃的食品,忌吃炒爆助火,香燥黏糯的食物,如鸭肉,田螺,梨子,山楂等
      
      以上是对“脾阴寒太盛脾阳如何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徐雅洁
徐雅洁 主治医师 擅长: 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部结核, 帮助网友:14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9-11-06 15:57:25 我要投诉

      病情分析:
      脾病的辨证,是指根据脾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对脾的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从而判断脾疾病的病因,性质及正邪盛衰等情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指导意见:
      脾胃共居中焦,经脉相互联系,相为表里,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升,胃主降,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与转输,故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虽然脾病与胃病常相伴发生,但二者仍有区别,所以对脾病进行辨证时一定要分清哪些是脾病,哪些为胃病证候.因脾主运化升清,还具有统血和主四肢肌肉的功能.脾脏功能失常则常见阳气虚衰,运化失调,水湿痰饮内生,不能统血的腹账,腹痛,泄泻,便溏,水肿,出血等症状;胃府功能失常则常见脘痛,呕吐,嗳气,呃逆等胃气上逆症状.因此,凡见到以上述症状为主的疾病,即可确定为脾或胃疾病.
      本法常用于对泄泻,腹痛,胃脘痛,水肿,痰饮,痿病,虚劳,血病,眩晕,呕吐,呃逆,噎嗝,消渴,崩漏,痢疾,黄疸,哮喘等疾病的辨证.
      生活护理:
      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运化失常所表现的证候.常由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等伤脾耗气所引起.
      [临床表现] 纳少,腹胀,饭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无华,形体消瘦,或水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机制分析]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脾主运化,脾气虚弱,健运失职,输精,散精无力,水湿不运,故见腹胀纳少;食后脾气愈困,故腹胀愈甚;食人不消,清浊不分,注入肠道,则见大便溏薄.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源不足,不能充达肢体,肌肉,故肢体倦怠,形体消瘦;面部失荣,故面色萎黄.脾气虚,水谷精气化生不足,宗气亦虚,故少气懒言.若脾气虚,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则可见水肿,体胖.舌淡苔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
      
      

快速问医生下载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疾病知识 健康视频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绞股蓝总甙胶囊

绞股蓝总甙胶囊

养心健脾,益气和血,除痰化瘀,降血脂。用于高血脂...[说明书]

参芪十一味颗粒

参芪十一味颗粒

补脾益气。用于脾气虚所致的体弱、四肢无力。...[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