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
骨刺的产生是脊椎因应退化而自行补强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压迫到神经的话,其实不需过分担心,随著年龄增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长骨刺的情形,而X光上出现骨刺也不见得就需要接受治疗,只有在骨刺压迫到神经引起其他症状时,才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
药物治疗
骨刺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斯匹灵,普拿疼等,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
复健治疗
治疗骨刺也可以采热敷,超音波,电刺激,头部牵引术等方法.热敷是为了增加局部病态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缺血现象;电刺激与超音波则是为了促进较深部肌肉构造血液循环;头部牵引则有拉开神经孔,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与减少关节负担的作用.
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或是复健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症状时,就必须进一步施以手术治疗.初期可以进行后减压手术,将压迫神经的骨刺移除,这些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切除术;中期可接受脊椎内固定手术,以内固定气固定脊椎骨,再加上自体骨移植,以达到骨融合的目的;此外,利用「椎体护架」,可同时达到神经减压及脊椎矫正的效果.对於长期退化的脊椎,在作手术修复时,可重整变形的脊椎,降低病变处的负荷;而若是关节已经全面性遭到破坏时,就须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运动治疗
当关节没有发炎时,可以试著从事一些加强大腿,臀部的肌力训练及拉筋的运动,减轻关节的负荷.其他像是游泳,脚踏车,在平地上步行,或是轻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充分活动关节,并可以强化大腿肌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针伤治疗
可以疏经通络的中药在患部做药气薰蒸或是拔罐,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达到放松筋骨的功效;不同的骨刺部位施针不同的穴位,采电针加强止痛效果,或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以艾?做针上灸温通经脉.
其他治疗方式
可穿戴背架,藉以保护关节或是用来矫正关节排列不良的情形;此外,由於下肢负重而导致膝关节罹病的患者,可藉著减轻体重,在维持理想体重下,而降低对关节的损伤.
指导意见:
骨刺的产生是脊椎因应退化而自行补强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如果没有压迫到神经的话,其实不需过分担心,随著年龄增加,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长骨刺的情形,而X光上出现骨刺也不见得就需要接受治疗,只有在骨刺压迫到神经引起其他症状时,才需要进一步接受治疗.
药物治疗
骨刺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使用单纯的止痛药,消炎药,镇静剂及肌肉松弛剂或非类固醇抗炎止痛剂,如阿斯匹灵,普拿疼等,减轻疼痛,使症状获得缓解.
复健治疗
治疗骨刺也可以采热敷,超音波,电刺激,头部牵引术等方法.热敷是为了增加局部病态组织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缺血现象;电刺激与超音波则是为了促进较深部肌肉构造血液循环;头部牵引则有拉开神经孔,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与减少关节负担的作用.
手术治疗
当药物治疗或是复健治疗3个月以上,仍无法改善症状时,就必须进一步施以手术治疗.初期可以进行后减压手术,将压迫神经的骨刺移除,这些手术包括椎板切除术,椎间盘切除术及椎体切除术;中期可接受脊椎内固定手术,以内固定气固定脊椎骨,再加上自体骨移植,以达到骨融合的目的;此外,利用「椎体护架」,可同时达到神经减压及脊椎矫正的效果.对於长期退化的脊椎,在作手术修复时,可重整变形的脊椎,降低病变处的负荷;而若是关节已经全面性遭到破坏时,就须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以恢复关节的功能.
运动治疗
当关节没有发炎时,可以试著从事一些加强大腿,臀部的肌力训练及拉筋的运动,减轻关节的负荷.其他像是游泳,脚踏车,在平地上步行,或是轻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充分活动关节,并可以强化大腿肌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医针伤治疗
可以疏经通络的中药在患部做药气薰蒸或是拔罐,以促进局部气血循环,达到放松筋骨的功效;不同的骨刺部位施针不同的穴位,采电针加强止痛效果,或对虚寒体质的患者,以艾?做针上灸温通经脉.
其他治疗方式
可穿戴背架,藉以保护关节或是用来矫正关节排列不良的情形;此外,由於下肢负重而导致膝关节罹病的患者,可藉著减轻体重,在维持理想体重下,而降低对关节的损伤.
病情分析: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着的肌肉,韧带随力量不均衡,使骨膜受到牵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现代医学称“跟骨骨膜炎”,又称“跟骨骨刺”.
指导意见:
治宜宜肝健脾,疏通经络,祛寒以除湿,和血以止痛.
1:处方: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
用法:药研细末,置患足鞋垫后跟处铺平,上盖两层软布,穿着行走,日换药1次
疗效:用药5天见效,有效率达100%
2:内服处方:熟地25克,牛膝,木瓜,杜仲,枸杞,归尾各9克,汉防己,炙甘草各6克,肉桂3克
服法:水煎,日1剂,服2次
外洗处方:皂角60克,人发16克
用法:药用水煎,去渣取液,浸泡患处,日两次,浸后用三棱针在患足后跟正中线,红白肉际处扎2.6-3.3厘米深,捻转留针30分钟,日1次
疗效:内外兼治3-5天,有效率达100%
病情分析:
引起脚跟疼痛的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有:(1)跟腱周围炎;(2)跟骨骨刺;(3)跟骨骨膜炎;(4)跟骨下脂肪垫损伤;(5)跟骨骨折;(6)跟骨皮下滑囊炎(7)跗骨窦软组织劳损;(8)跟骨结核,肿瘤等.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因此,要保护好脚后跟,首先要挑选质量合格的鞋,特别是运动鞋;同时注意不要让脚过度疲劳.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例如售货员,每天站立的时间较长,则可以采用改变站姿的方法,前倾和后倾站立相交替或者时而扶着柜台放松一下脚关节,以防止韧带的某一部位长时间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脚跟已经有了疼痛发炎的现象,就应该停止运动,让韧带充分休息.还可以采用一种“跟骨垫”将后跟垫高,使脚掌受力点前移,减少后跟韧带的拉力,帮助韧带尽快恢复.
另外,现在认为一般是与跟部的骨内压增高有关系,现在有脚跟疼痛患者,骨科常常采用一种钻孔减压的办法,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内压增高,现在中医说的肾虚的人,也会出现这个脚跟疼痛的现象,特别是有些女性,或者产后,或者有些比较长的体质比较差的人,容易出现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中医说与肾虚有关.
回答者:酸菜粉儿 - 一代宗师 十四级 7-3 16:11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疗“脚跟痛”的秘方:
1)取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
2)用肥猪肉,酒适量.肥猪肉切片,蘸热酒敷患处.
3)取复枯草50克,食醋1000毫升.浸泡2--4小时,然后煮沸15分钟,水汁备用,待稍温后浸泡患处20分钟,先熏后洗,1日2--3次,1剂可用2日.
4)用威灵仙5--10克(捣碎),陈醋适量.调成膏状,备用.先将患足浸泡热水中5--10分钟,擦干后将药膏敷于足跟,外用布绷带包扎.晚上休息时,可将患足放在热水袋上热敷.每2天换药1次.
5)取五味子12克,乳香12克,牛膝20克,白酒适量.前三味共研细未,调拌白酒,外敷贴患处.
6)用白芍药30克,怀牛膝15克,甘草10克,元茴3粒,白酒及醋各30--50毫升.前3味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药渣加元茴再煎,沸1--2分钟后加入白酒及醋,趁热熏洗患处,每日1剂,7日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即愈.
回答者:五蕴六尘 - 大学士 十七级 7-3 16:21
脚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种,平时注意保暖可以热敷或用热水泡脚,也可能是站的姿势不对引起的.如果站立时把身体的重心放在脚后跟上就会引起脚后跟疼.
建议去拍一张片子,如果拍片有增生,那么就是因为增生引起的疼痛,越来越痛,有可能骨刺增大吧.
足跟痛的保养方法有:1,休息;2,选择厚底,鞋底不能软,鞋垫软一些的鞋子,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适应足跟的弧形;3,足跟部应用软垫,如硅胶制成的跟痛垫,保护足跟减轻摩擦;5,功能锻炼.
治疗方面:1,理疗;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3,局部封闭治疗;4,矫正鞋垫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刺激,缓解疼痛.
指导意见:
你介绍一个成功治愈“脚后跟痛”的秘方:
用乌梅200克,加水浓煮30分钟,去梅,加白醋100克.待温度适宜,泡脚.3--5次后可见效.
以上是对“脚骨牙膏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