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返流性食道炎已经开始胆汁返流,症状为胃涨,返酸返苦,烧心,起夜上厕所,吃饭次数频繁.病情比较严重该如何治疗?还有哪里治疗的比较好一些?(曾经去过北京友谊医院,广安门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但效果都不明显)
【治疗措施】(一)一般治疗饮食宜少量多餐,不宜过饱;忌烟、酒、咖啡、巧克力、酸食和过多脂肪;避免餐后即平卧;卧时床头抬高20~30cm,裤带不宜束得过紧,避免各种引起腹压过高状态。(二)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1.多巴胺拮抗剂此类药物能促进食管、办的排空,增加LES的张力。此类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metclopramide,胃复安)和多潘立酮(domperidone,吗丁啉),均为10~20mg,每天3~4次,睡前和餐前服用。前者如剂量过大或长期服用,可导致锥体外系神经症状,故老年患者慎用;后者长期服用亦可致高催乳素血症,产生乳腺增生、泌乳和闭经等不良反应。2.西沙必利(cisapride)通过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10~20mg,每天3~4天,几无不良反应。3.拟胆碱能药乌拉胆碱(bethanechol)能增加LES的张力,促进食管收缩,加快食管内酸性食物的排空以改善症状,每次25mg,每天3~4次。本口能刺激胃酸分泌,长期服用要慎重。(三)降低胃酸①制酸剂可中和胃酸,从而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减少酸性胃内内容物对食管粘膜的损伤。碱性药物本身也还具有增加LES张力的作用。氢氧化铝凝胶10~30ml及氧化镁0.3g,每日3~4次。藻朊酸泡沫剂(gariscon,alginate)含有藻朊酸、藻酸钠及制酸剂,能漂浮于胃内容物的表面,可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②组胺H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cimetidine)、呋硫硝胺(ranitidine)和法莫替丁(famotidine)等均可选用,其剂量分别为200mg,3~4/d;150mg,2次/d和30mg/d。疗程均为6~8周。本类药物能强烈抑制胃酸分泌而改善胃食管的酸反流。上述症状如不能改善时,可增加剂量至2~3倍。③质子泵抑制剂此类药物能阻断壁细胞的H+-K+-ATP酶而美拉唑(omeprazole)和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已广泛使用于临床,前者20mg/d,后者30mg/d,即可改善其症状。(四)联合用药促进食管、胃排空药和制酸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促进食管炎的愈合。亦可用多巴胺拮抗剂或西沙必利与组胺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应用。本病在用经好转而停药后,由于其LES张力未能得到根本改善,故约80%病例在6个月内复发。如在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多巴胺拮抗抗日占任选一种维持用药,或有症状出击时及时用药,则可取得较好疗效。(五)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食管瘢痕狭窄(可行扩张术或手术纠正术)以及内科治疗无效,反复出血,反复并发肺炎等病情。
你好!胆汁返流性胃炎辨治通过辩证与辨病施治,结合电子内窥镜检查(谓五诊)证明,胆汁返流性胃炎并非胃部分切除者独有,而是较常见的一种胃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1.基础方药组成:党参12-24克,土炒苍术、白术、薏苡、麸炒白芍、海螵蛸、浙贝母各6-12克,大黄、枳实、龙胆草、木香、陈皮、甘草、生姜各3-6克,大枣3-6枚,水煎空腹服,每日或隔日一剂。治疗期间,患者宜食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品,忌烟酒、辛辣、灼热、冰冷、肥甘厚味、过酸咸腥等刺激性食物,制怒,劳逸结合,则易痊愈不复发。2.辩证与辨病选药:上腹胃部胀满痛甚者加川楝子、元胡、沉香各6-12克;呕吐者加旋复花(包煎)、代赭石(打碎先煎)、半夏、竹茹各6-12克;大便干燥者重用大黄;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者加入人参、土炒山药各9-18克;湿热甚者重用苍术加黄柏5-9克;返流性食道炎加牛蒡子、蒲公英、薄荷叶、桔梗各6-12克;炎症严重加双花、连翘、栀子各12-24克;胃下垂加升麻、黄芪、葛根各3-15克。体会:该病由饮食不当、酗酒等因素,导致胆道功能紊乱、幽门括约肌收缩力弱,终致持续开放,胆汁返流入胃,污染刺激了胃粘膜,引起一系列炎症病变。该病中西医理吻合,虚实寒热夹杂,肝脾不和,气机不畅。治则:攻补兼施,温清并用。首先要益气健脾,斡旋胃气,使脾气上升,胃气下降,疏肝利胆,上下通调,升降平衡,诸症均可自行消失。以上基础方,选补中益气、生津养血的党参、健脾理湿的苍术、白术、薏苡,镇痛抗炎的白芍,咸涩微温、制酸止痛的海螵蛸,清热化痰的浙贝母,清胆胃腑热的大黄,苦辛微寒、破气消积、化痰除痞、助中焦运化的枳实,苦寒清热、泄肝胆热的龙胆草,行气调中、止痛的木香,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陈皮,调和诸药的甘草,止呕吐的生姜,甘温如脾胃、养血、缓和药性的大枣,共奏其佳效。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