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下面是我的一组数据,请帮助分析一下,该怎样确定合适的胰岛素用量:第1天、早空腹:5.9注射18个胰岛素饭后11午饭后5.7,晚饭前注射17个胰岛素,饭后8.1,凌晨1点血糖3.9,出现低血糖证状. 吃一个苹果. 第二天早空腹7.1,注射18个胰岛素,早饭后血糖8.9,午饭前血糖4.5饭后7.7,晚饭前注射胰岛素15,饭后血糖11.6,睡前血糖7.2,凌晨1点又出现低血糖证状.我是否需对胰岛素用量作进一步调整,该如何调整?
你好建议你根据主治医生的指导治疗.下面是一些资料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胰岛素是大分子肽,在消化道内会被蛋白分解酶分解、消化,失去生理学活性;另外胰岛素分子较大,有很强的分子间聚合趋势,形成较大分子量的寡聚体,难以通过消化道黏膜进入循环发挥效应.故目前胰岛素口服制剂尚在临床试验阶段.胰岛素经皮下和静脉注射后,先经毛细血管、静脉系统回心脏,再经动脉系统到肝脏代谢及全身各效应细胞发挥作用,使胰岛素在外周血管滞留较长,不能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而体内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分泌后经门脉系统到肝脏代谢,经下腔静脉回心脏,再经动脉系统到全身各效应细胞发挥作用.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一般情况下,胰岛素均应采用皮下注射给药.现在广泛采用特殊的胰岛素注射器(此注射器的刻度为一格一个单位),笔式注射器和胰岛素输注泵.笔式注射器现有诺和诺德公司出品的诺和笔,礼来公司的优伴,但均得使用为之配套的卡瓶式胰岛素.使用时装入“笔”内,旋转笔帽即可调节注射的胰岛素单位,调节时可发出响声,有利于盲人或视力不佳者;其注射的针均较细,故注射时基本没有疼痛.(1)补充治疗:当口服降糖药后,空腹血糖仍高(当药物在夜间减弱或有黎明现象时)可采用胰岛素补充治疗.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能减少夜间肝糖原的产生和降低空腹血糖;中效胰岛素最大降糖效果出现在注射后8小时,晚10时注射后,正好抵消在6:00-9:00之间逐渐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最低的血糖水平常出现在7Am,此时病人已醒,易于监测血糖,也便于进食避免低血糖.补充治疗的方法: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晚10时使用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开始剂量为0.2u/kg,3日后根据血糖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u,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8mmol/L.(2)替代治疗:当外源性胰岛素用量接近生理剂量时,改用替代治疗,替代治疗胰岛素用量估计:Ⅰ型糖尿病0.7-0.8u/kg/dⅡ型糖尿病大于1.0u/kg/d3次注射疗法:用于1型糖尿病尚存部分内生胰岛功能或2型糖尿病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者.一般从小剂量开始,于3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或在进餐时注射超短效胰岛素.也可在早、中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晚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加小量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3次注射疗法接近生理状态,易于调整胰岛素剂量,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应注意的是:如果晚餐前的中效胰岛素用量小时,空腹血糖控制不好;如用量大时,夜间12时-3Am可出现低血糖.一日之内,一般早餐前所用的剂量最多,晚餐前次之,中餐前最少.用3-5日后可根据餐后2小时血糖的情况来调整胰岛素用量.4次注射疗法:即在3次注射疗法基础上,在睡前注射一次小剂量(4-8u)的中效胰岛素,以控制空腹血糖.这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案.缺点是:由于中效胰岛素作用维持14-16小时,,如果基础胰岛素缺乏者,在翌日2pm到晚餐前出现空白区.5次注射疗法:即在3餐前各注射短效胰岛素一次,另在8Am左右,睡前各注射中效胰岛素一次.这是最符合生理模式的给药方法,但每日需注射5次,不易为患者接受.2次注射疗法:在3次注射疗法的基础上,按早、中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的比例,选用予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或50R).这可减少午餐前的注射,方便了病人,但缺点是如早餐后2小时血糖满意,午餐前易出现低血糖,如在10Am小量加餐,则午餐后血糖波动,不易控制,(可在午餐时加用2甲双胍或a糖苷酶抑制剂).晚餐前中效胰岛素过量,前半夜可出现低血糖,如晚餐前中效胰岛素不足,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在用胰岛素治疗前应停用口服降糖药,用胰岛素后可加用2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这样可减少胰岛素用量,且可达到更早控制血糖的目的.(3)强化胰岛素治疗:强化胰岛素治疗是指每日注射或3次以上胰岛素,或用体外胰岛素泵每日多次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饮食摄入量预计运动量等来调整胰岛素剂量.其目标是用外源胰岛素维持全天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这样可明显减少糖尿病病人的微血管合并症.但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增加.强化胰岛素治疗主要适用于Ⅰ型糖尿病病人;妊娠糖尿病;或Ⅱ型糖尿病用相对简单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能达到目标时,可考虑强化治疗.强化治疗的禁忌症:强化治疗时的低血糖危险增加,故有严重低血糖危险的病人,如Addison氏病,垂体功能低下者.幼年或高年龄患者,糖尿病晚期的病人不应用强化治疗.(4)小剂量胰岛素疗法:治疗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即每小时静脉点滴胰岛素1-12u(平均约5-6u)或每公斤体重每小时给0.05u-0.1u胰岛素.在此浓度时体内脂肪、蛋白分解及生成酮体的作用可受到最大的抑制,且具有相当强的降血糖作用.(5)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即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是一种内装有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的微电脑动力装置,通过微电脑控制,胰岛素以基础量和餐前大剂量两种方式给予,模仿了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就像一个人工胰腺,又叫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目前胰岛素泵不能自动测定血糖并调节胰岛素剂量,需要医师事先决定好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持续输入体内,在餐前或运动后需增减胰岛素剂量时,要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或患者自行手动调整.胰岛素泵适用于持续高血糖,达标困难者;血糖波动不易控制;需要在短时内降低血糖者,如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手术等;妊娠妇女饮食治疗不能达标时.糖尿病自控十招就绝大多数患者而言,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的、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的、可防可治的慢性疾病,注意到以下几点,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及其并发症的防治.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制,劳逸适度.2.戒烟.与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吸烟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脉管炎和足坏死的危险性大大增加.3.戒酒.酒会加重糖尿病情或引起低血糖并掩盖低血糖症状,使血甘油3酯和乳酸水平增高.4.控制脂肪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常有高脂血症,高血脂促使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5.适当锻炼.至少每天早、中、晚各散步30分钟,也可视条件开展其它健身活动.6.学会放松.遇事不急、不怒,保持情绪稳定.大喜大怒会升高血糖.7.定期复查.每月至少复诊一次.平时常测尿糖,有条件自测血糖则更好.特殊情况下,如发烧、腹泻或全身不适,及时就诊.经常量血压,保持血压在正常值.高血压可加快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8.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检查.包括测视力,看眼底,查24小时尿白蛋白和神经系统体检等.9.坚持适合自己的科学的治疗方法.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10.最好与医生保持联系.有自己经常看病医生的电话号码.做好各种记录,包括饮食和药物治疗、血糖、尿糖和其它有关检查等.糖尿病的民间食疗方南瓜.常食用南瓜能减肥,而且可降血糖.目前国内已生产出可供药用的南瓜粉.南瓜亦可当饭食用,早、晚各吃250克煮熟的南瓜,有稳定血糖作用.苦瓜.苦瓜有清暑解热,明目解毒之功效,常食用之有明显降血糖作用.鲜苦瓜做菜,每餐50~100克,每日2~3次;或苦瓜制成干粉剂,每次7~12克,每日3次.葫芦汤.鲜葫芦60克,或干品30克,水煎饮汤.适用于糖尿病生痈、长疖、口鼻中烂痛者.西瓜皮、冬瓜皮各15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有清热祛湿利水之效.适用于糖尿病口渴、尿浊者.5豆汤.绿豆、红小豆、黑豆、黄豆、芸豆各等量(15克).加水煎汤,吃豆喝汤.每日一剂.蘑菇.蘑菇培养液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故常以蘑菇为菜,或煮汁饮服,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症状.山药100克,黄芪50克,水煎服,每日2次.猪胰玉米须汤.猪胰1个(洗净),玉米须30克,水煎,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适用于糖尿病口干口渴者.鳕鱼.鳕鱼胰腺含丰富的胰岛素,将鳕鱼洗净,按常法烹熟食用或者煮汤食,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活鲫鱼,绿茶各100克.将鱼去肠杂洗净,把绿茶塞入鱼腹内,置盆中上锅清蒸,不加食盐,熟后食用,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糖尿病患者.
温馨提示:
要根据自身体重定制合理的饮食计划,选择低血糖生成的食物。运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身体逐步适应,并在运动过程中逐步提高运动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