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岁
问题描述: 我妈妈今年61岁,几天前出现尿崩症的症状,现正在医院进行检查,我在网上查到有一例病例和我妈的情况很相似,下面是那个病例:
患者,女性,55岁,因“反复尿频,尿痛10年,尿量增多2年”于2003年3月16日初诊.患者10年前被诊断为“尿路感染”,先后予多种抗生素治疗后,病情反复发作.于5年前在某医院行“IVP”确诊为“慢性肾盂肾炎”;近2年前出现每日尿量约5000ml,伴口干明显,尿比重持续在1.001-1.005,在“上海瑞金医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性尿崩症”,予“双克片”25mg 3/日为主治疗后,疗效明显,但后因出现低钾血症,于2003年3月10日自行停服.1月后前症再作,就诊时诉头晕四肢乏力,口渴多饮,腰酸,尿频,尿量增多,夜寐欠安,大便不畅,苔薄质红,脉细弦.证属肾阴亏虚,肝阳上亢,封藏失职,治拟养阴滋肾平肝.方选:明天麻10g,枸杞子30g,钩藤15g,杭白芍15g,炙龟板15g,生熟地各15g,北沙参30g,麦冬10g,桑螵蛸10g,龙骨15g,炒杜仲30g,淮山药30g,煅牡蛎30g,金樱子15g,佛手片6g,绿梅花10g.连服20剂后,诉尿量较前稍减少,睡眠仍欠佳,予前方加炒川连3g,炒枣仁30g,续服两月后复诊,尿量减少至每日约2000ml左右,且头晕,腰酸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多次尿比重1.020-1.025.于03年8月起予“左归丸”续服,随访至今已三年,尿量,尿比重均正常.
按:肾性尿崩症当属中医“消渴” 病中的上消和下消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为本,阳亢,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阳亢,燥热甚则阴愈虚,阴愈虚则阳亢,燥热愈甚.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虚阳亢,津涸热淫而已”.上下消的病变虽与肺肾均有关,但杨师认为当以肾为关键.若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火上炎至肺,津液干枯,则烦渴多饮;热伤肾阴,则津液外流,致使多溲.同时因肾阴不足,不能上通于心,遂呈寐差,健忘,腰酸等心肾两虚之象.故采用天麻钩藤饮为主方平肝潜阳,配合养阴滋肾固涩法治愈本病,值得推广.
我妈的也是从年轻就有尿路感染的毛病,而且每年都要输大量的抗生素.也算是慢性肾盂肾炎.几天前刚刚因为有炎症输抗生素十几天后出院.看见上面的病例,和我妈的所有症状都非常吻合,只是我妈的肾病不知怎么回事,不能吃中药,一吃中药尿里就出蛋白,而且还因为尿里有蛋白吃了一段时间的激素,所以上述案例所说的用中药治疗恐怕于我妈是不大可行的,请问像这种情况,有什么别的治疗方案么?
温馨提示:
病人要增强体制,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